主打星
索取書訊
 
 
回應本篇文章發表新主題回書貓研究室 所有回應文章
《看見台灣另一種成長軌跡》
 Ψ 吹糖人 (2002-12-16 20:31)
看見台灣另一種成長軌跡

文 / 吳進喜(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中時開卷每週推薦書2002.12.15

學地理教地理,用了大半輩子的地圖作為教學和研究工具,雖然見過各式各樣的地圖,但當十多年前初次看到繪製於清朝中葉的〈乾隆台灣輿圖〉時,對於這幅工筆彩繪,長達6.75公尺的山水畫式捲軸地圖,所展現的華麗絢爛風格,心靈仍然深深受到震撼。後來由於研究工作的需要,又陸續接觸眾多的台灣古老地圖,為了要充分解讀這些地圖所傳遞的古老資訊,也曾深入的去摸索這些地圖的繪製背景,才逐漸意識到「台灣地圖」的演變過程,實際上正記錄著一條台灣成長的軌跡。《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這本書收錄了許多難得一見的台灣老地圖,詳盡地分析每幅地圖的繪製手法與背景,並適度地加以彩繪,使老地圖較容易閱讀,讓讀者可以輕鬆地透過地圖,見證台灣的另外一種成長歷程。然而本書因出版目標鎖定在中文地圖上,因此遺漏掉也是相當精彩的西文台灣老地圖,如十七世紀荷蘭人測繪的台灣地圖,實在相當可惜。

地圖是人類社會以圖像符號記錄周遭地理環境的一種方法,自古以來人們就經常利用地圖儲存資料和傳遞訊息。如同語言和文字一般,地圖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文化不同,製作地圖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也就不同,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將地表現象及其相互關係,轉換為圖面意象的轉換系統上。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使用地圖的目的不再只是簡單的「示意」功能而已,透過準確的測量技術,現代化的地圖能以精準的數值,表示各個地區間的方向、距離、高程、面積、形狀、土地利用方式等基本地理資料,於是地圖成為講求「數字」的現代化行政管理之利器。文化的表現儘管可以多樣,準確性卻只有一個標準。在準確的前提之下,不同文化的社會所製作的地圖,其符號轉換系統乃漸趨一致,於是現代化的地圖逐漸失卻了原有的文化性格。

台灣何其有幸,在地圖上所見到的台灣仍能保有多重文化的身影,而非以準確性一統江湖後僅剩的貧瘠與單調。當十七世紀初期台灣躍上國際舞台時,台灣正處於東西方兩大文化的交會處,東西兩大文化幾乎同時意識到台灣的存在,於是也幾乎同時在他們所製作的地圖上,畫出「所看到的台灣」,因此我們才有機會在這些地圖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台灣印象。在這些地圖中,台灣不必然是我們刻板印象中那一顆直立的蕃薯,有一分為三的台灣,有半邊側臥的台灣,有東部凹陷的台灣,甚至也有狀似甜甜圈的台灣。透過這些老地圖,我們看到西方人以經緯度三角測量法畫的台灣,也看到漢人用傳統的「山水畫」畫台灣,用計里畫方法畫台灣,用丈量法畫台灣;更有東西方法併用,冶西方經緯度三角測量法與東方計里畫方法於一爐所畫的台灣。閱讀過這些豐富意象的台灣之後,誰還會堅持觀看台灣的角度應該只有一種?誰還要主張認識台灣的方法應該統一?


中時開卷網路票選<最佳中文創作>,遠足出版<台灣古地圖>懇請賜票!
回應本篇文章發表新主題回書貓研究室 所有回應文章
看見台灣另一種成長軌跡  吹糖人 (2002-12-16 20:31)
 Re:看見台灣另一種成長軌跡 地圖人 (2003-05-02 11:31)
 Re:看見台灣另一種成長軌跡 徐千雯 (2004-06-09 16:46)
 
回書貓研究室 書人公聽日記
 
Copyright (c) 2002 Sino Cultural Enterprise Ltd.Co.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2218-1417 傳真:02-8667-1065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