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忠 譯 左岸 出版 定價:NT. 350 元,特價:NT. 298 元 2004/2/1 初版 裝幀:15×21cm 平裝464頁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革命事件不計其數,但是以一人之力獨自完成,而且不需要殺人流血或街頭抗爭之類的激情景象就足以除舊佈新,有一個顯著的例子,那就是現代戲劇的革命運動。那個人是世界劇壇公認為現代戲劇開山祖師的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年3月20日生,1906年5月23日卒。時間: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年。以《玩偶家族》(A Doll’s House, 1879)和《復甦》(When We Dead Awaken, 1899)的出版定起迄的那二十年間,易卜生使用在當時離開斯堪地那維亞就幾乎沒有人認識的挪威文出版十二部劇作。主要憑這十二部劇作促成的這一場「一人革命」,易卜生奠定了他得以頡頏莎士比亞的歷史地位。把美國戲劇跟希臘—羅馬—文藝復興這個歐陸戲劇傳統接軌的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 1888-1953)在《啊,荒原!》(Ah, Wilderness, 1933)劇中,藉文藝青年理查之口說易卜生是「莎士比亞以後最偉大的劇作家」,誠非溢美。
易卜生列於這一張以劇本創作為志業的名單之首並不是偶然的:他率先打破劇場為社會大眾共聚消遣的場所、舞台即表演人員賣弄噱頭的地點這樣的傳統,證明劇本可以不是附屬於演員做戲的「戲本子」,而是用來探討嚴肅的社會問題與人生困境的文學媒介。易卜生不只是開創現代政治與意識形態劇場的潮流,他的成就使得劇本走出劇院跨進現實社會也依舊生龍活虎,《野鴨》(The Wild Duck, 1884)以後的作品甚至讓讀者可以一卷在手遊走劇場內外,進而領略足以頡頏詩的意境與密度以及小說的深度與趣味。這是蓋棺論定的一句話:「易卜生的作品是現代戲劇的羅馬,所有的道路都是以他為起點或終點」(Lamm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