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都羅馬擁有豐富的歷史,並有特殊的自然環境,如廢墟動植物、台伯河市民公園、多彩多滋的生活藝術等,大首都的建築、巴洛克式教堂、古代祭堂、古羅馬競技場、羅馬劇院、體育場都等都非常值得一遊。
羅馬位於台伯島的下游地區,即伊突利亞、薩比那山和南義大利公路的交會處。自古以來,羅馬就被稱作「橋城」和「港城」。城中有七座山丘由火山岩組成。是世界上唯一曾3次成為首都的城市,不僅是義大利的首都,而且梵蒂岡和馬耳他騎士團都設在羅馬。
羅馬發展出自己的方言羅馬語,但因為是個不設防的城市,大量外地人湧入。20世紀,羅馬有許多來自其他省分(尤其是中南地區)的居民,但也因此羅馬語不再被認為是「方言」了。大部分的報紙和雜誌在羅馬印製,電視和廣播電台發揮重要的全國性作用,電影推出許多的羅馬演員(索爾迪、加斯曼、瑪涅阿妮、法布里齊、馬斯特羅亞尼等)。這些因素使得羅馬語不再是方言,同時,也在日常義大利語中引入一些羅馬語詞彙和表達法。
著名的西斯汀禮拜堂中的壁畫曾嚴重地污損色彩,變得深暗,專家們進行修復工作,於1999年12月歷經13年方才全部修復,堪稱世界最偉大的濕壁畫如: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拉裴爾的希臘哲人等都在此。但在修復壁畫前,必須先進行化學分析。如分色之工作是為了瞭解原先使用的色素,和覆蓋在畫表面的寄生物質。修復的主要內容是清洗。為此,人們發明並使用AB57溶劑,壁畫才得以重放光彩。
古羅馬建築所持的觀點非常特殊,如娛樂性建築,是專為宗教的儀式和運動會等社會功能所設計的建築物。在設計建築劇院、競技場、賽馬場以前,這些活動即已依各自的目的存在。另外宗教性建築,如廟宇和紀念性建築物,在羅馬城市的各地段按順序排列成不同的等級,組成一個豐富多樣的古代建築群。市民最為熟悉的凱旋門,矗立在主要幹道上。而紀念性的大型陵墓,也令人引以為榮。
治水和供水是羅馬在都市化建設中最突出的成就。治水工程使得城市能充分地使用自來水,沒有比這項創舉更能快速改變人民的生活習慣。羅馬的工程師不是引水道的發明者,但他們能把遠離城市的泉水引入,這本身就是一項絕無僅有的引水工程。在奧斯提亞有一棟「鴛鴦樓」,是最出色的大樓之一。每一層樓(有7、8層高)的套房都朝向帶拱頂的中央大院,並設有公共樓梯,其特色就是與浴池相連,居民去浴池無需繞道。
羅馬這個世界級的大首都,並有多達18條的分區旅遊路線,如介於政治權力中心的卡皮托利山,與城市發源地帕拉丁山之間的地區,為古羅馬文明的基石。從奧利托利廣場到古羅馬競技場,由帝國時代的大廣場到羅馬世界是最美麗的競技場,為深入古羅馬帝國文化的經典之旅。亞芬丁內的公共花園或修院花園,宛如一處遠離都市塵囂的靜謐綠洲。佈滿葡萄園與果園的切利奧山,仍保有中古時期安頓於此的宗教修會氣息。世界最豐富的藝術名品全集中在這歐洲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為基督信仰世界之中心。
從聖天使橋到猶太區,有花田市場色彩繽紛的攤位、文藝復興宮邸與猶太區的小巷道。從耶穌教堂到夫人宮這一區,可見識到古羅馬營建工人的高超壯舉,以及反宗教改革派建築師的天才功力。那沃納廣場及其周圍,有仿古典圓場造型而建的經典廣場,充分展現出巴洛克建築大師貝爾尼尼與波洛米尼等的縱橫才氣。奎林那爾山有彰顯權勢的金碧輝煌的總統府,也有聲聲迴蕩的威內托路,途中並經過耀眼奪目的特雷維噴泉。三叉戟區為宜人的散步區、購物的天堂與豪華旅館集中地。
長530公里的阿庇亞古道,其古城牆外,沿路還有骨灰存放所、祭壇與地下墓穴相間形成的公墓帶。聖彼得大教堂,則為羅馬歷經數世紀混雜融合的魅力特色,作出美好的詮釋。對岸區為「台伯河外」夜生活人士的大本營,仍保有十分道地的常民特色,尤以對岸區聖瑪麗亞大教堂附近為最。從朱利亞別墅到義大利體育中心有羅馬綠地之肺、號稱「博物館公園」的伯給賽別墅,以及法西斯時代整體其運動建設。羅馬城外可緬懷首批基督教殉教士之事蹟,並勾起電影城的明星美夢,同時可見識羅馬萬國博覽會的法西斯精神象徵。在綴有美麗鑲嵌畫的羅馬城市間遊走,順道欣賞埃斯特別墅中,擁有500座噴泉的義式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