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大師著作放大鏡馬戈探長展示西默農
└ 木馬Simenon天真狀態的告終愛像一條狗


西默農的人間悲劇
 文/彭怡平

法國有史以來最多產、一生寫出四百多本小說以及數千篇短篇小說的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 1903~1989),被紀德奉為「比任何人都偉大」的作家,在一次與查理•卓別林的對話中談到:「我們都是精神病患者。」卓別林接著說:「不同於其他精神病患者的是,他們付錢治療,而我倆是被付錢治病」。

西默農說自己是精神病一點也不誇大其詞。他對作風獨裁的母親的仇視心理,以及與人為善的父親卻處處被母親恥笑為軟弱無能,這種折磨伴隨他成長,使得成年後的西默農,必須不斷地藉由寫作、與不同的女人睡覺來「宣洩」與「報復」對母親的恨意。終其一生,他以驚人的速度──每七至十天完成一部小說,包括以本名發表的兩百二十本,以及兩百個不同的筆名發表的作品;並且對外宣稱他至少與一萬個女人睡過(根據他第二任妻子的說法是一千兩百)。

出版商阿爾特姆•法亞(Artheme Fayard)與西默農簽了一紙合約,要求以一九二九年發表的小說配角──探長朱利•馬戈(Jules Maigret)為軸心,發展出一系列的偵探小說。這位穿著中規中矩、熱愛家庭生活與工作挑戰的公務員馬戈,成為西默農衷心期盼成為的完美典型。

一九三一年二月出版社於蒙帕納斯的酒廠,舉辦了空前盛大的新書發表會,馬戈立刻成為巴黎最流行的話題。之後數十年,馬戈的故事不斷地被搬上大小銀幕;法國大導演如尚•雷諾(Jean Renoir)等人,更因西默農作品中獨特的氣氛與複雜的犯罪心理,紛紛將他的作品搬上銀幕,使得改編自西默農小說的電影多達四十餘部,比起大文豪巴爾札克、大仲馬的數量還要多。在所有的改編中,最能夠表現西默農作品氣氛與筆下人物內心世界的,首推一九八二年改編的同名電影《帽商幽靈》(Les Fantomes du chapelier)。

故事話說法國北部某個小鎮的帽子店老闆雷歐•拉貝(Leon Labbe),與裁縫師卡楚達(Kachoudas)是對門鄰居。雷歐是一位道地的布爾喬亞,穿著考究、待人溫和有禮,對於半身不遂的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贏得當地人的敬重。卡楚達背負養活一家大小的責任,每天不但從早到晚踩著縫紉機,還得省吃儉用過生活,妻子卻三不五時地對他咆哮:「別偷懶!」因此非常羨慕雷歐。

那年秋天,鎮上發生連續殺人事件,殺人者雖以匿名印刷信事先通知警方,警方卻始終無法將兇手繩之以法。而殺人者又似乎沒有任何明顯的殺人動機,讓辦案的警方更如墜入五里霧中,摸不著頭緒。一直以來偷窺雷歐作息的卡楚達,某個午夜時分,看到雷歐三更半夜才回來。隔夜,雷歐又衣著整齊地出門,好奇的卡楚達決定尾隨雷歐。影片隨後逐步揭露雷歐幸福世界的真相。他半身不遂的妻子鎮日咆哮、疑神疑鬼又嘮叨個不停,對雷歐施加精神虐待與威權統治。在妻子的陰影之下,他仍得強顏歡笑,直到某日,雷歐再也受不了妻子的指責,他勒住妻子的脖子,直到她再也無法喊出任何一個字。

雷歐與卡楚達猶如西默農真實生活的一體兩面,劇中雷歐的妻子有如西默農母親的化身,而雷歐殺妻的一幕,難道不是西默農長久以來弒母欲望的投影?而西默農父親的化身──卡楚達身負一家重擔之餘,還得忍受碎碎念的妻子。西默農將人類之所以犯罪,皆出自無奈,雖然明知將付出沉痛的代價,卻仍舊無法擺脫命運的作弄。今年法國與比利時大肆慶祝西默農一百週年,難道不是因為透過他的筆,我們看到人性最殘酷的真相?

(註)此文原刊於2003/06/16 聯合報

彭怡平小傳:
悠遊於創作與夢想世界
喜愛美食、熱愛電影、欣賞藝術、崇尚旅行冒險,
即將出版《巴黎電影院筆記》及系列美食文化書(皆木馬文化出版)

盧郁佳書評:天真狀態的告終愛像一條狗

回頁首回作家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