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遺忘的城市源頭:台北

  轉變中的柏林

  瘋狂錯亂與野心勃勃:紐約

  依水而居,享受海景:雪梨

  變化無窮的東京

  極端之都--香港

  土地換房屋,打造雅典街景

  東方巴黎--布達佩斯

  世界的美麗之都--米蘭

  淺談里斯本

  風貌多變馬德里

  英國第三大城市--牛津

  倫敦

  兼備歷史性與現代感的巴黎

  擺脫不了種族色彩的南非



















 

 

 

 

 

 

 

 

 

 

 

 

 

 

 

 

 

 

 







 

轉變中的柏林

許多城市都有容易區別且具特色的區域,1989年11月9日前的柏林也是如此。而後一夜間,柏林有了新的區域。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區域﹕寬100公尺、沒有樹木、沒有建物、沒有聲音,蜿蜒穿越都市的心臟。

這新的區域便是以前的「死亡線」(death strip),正迅速消失。兩個柏林正慢慢且確實地結合為一,很快地,這個區域將不存在。它將僅成為另一種回憶。

由於不一樣的歷史演變,要界定柏林的「近代建築」,我們也許可以採用三個時間架構。第一是在1990與1991年的大混亂期所建成或計劃的建物計劃。第二是建物計劃的第二波,現在處於施工中且於1997年完工者。第三是因大型競賽所產生,與還在研究試做的建物計劃,屬「注意這個空間」。

藉時間來區分建物計劃,其實就是為了藉此塑造一個轉變中柏林的回憶;一個物質上逐漸結合但精神上逐漸分離的柏林;一個它並不自覺且毫無準備被外力所推、拉並拖向二十一世紀的柏林。

 
年代 大事紀
1237 柏林建立
1712-86 腓特烈大帝
1781-1841 卡爾.腓特烈.申克爾
1871 德國統一(俾斯麥)
1914-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9-33 威瑪共和(包浩斯)
1933 希特勒掌權
193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 柏林及德國劃為四個佔領區(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佔領區)
1948-49 西方國家佔領區執行貨幣改革。蘇聯封鎖通往西柏林道路。西方同盟國空運物資到西柏林。
1949 西德建立(美國、英國及法國佔領區),直到柏林回復正常狀態前,暫定波昂為臨時首都。
1949 東德建立(蘇聯佔領區),定東柏林為首都。西柏林依舊屬被佔領城市,技術上而言非屬東德或西德的一部份。
1953 建築工人在東柏林的阿塔林大道暴動,為蘇聯坦克鎮壓
1957 國際建築展在西柏林舉行
1961 環繞西柏林的柏林圍牆工程
1972 簽署條約界定西柏林地位,允許東、西柏林間有限制的旅遊
1984-87 國際建築展(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1984-IBA)在西柏林舉行
1989 柏林圍牆在9月倒塌(拆除)
1991-95 賦稅利益刺激柏林建築業蓬勃發展
1996- 景氣蕭條、辦公室租金暴跌,由於供給過剩許多建築計劃被擱置或放棄
1999-2000 提議由波昂遷都柏林的日期

(以上文章摘自建築Look 系列《柏林》


相關連結:建築本事之柏林

城曦乍現建築本事城中故事巴布城下閱讀迴廊城市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