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化無窮的東京
東京的現代建築陣容令人眼花撩亂:豐富、多樣、又混亂,幾乎全部建於二十世紀,提供遊客一個很特殊的都市經驗──一個不斷在重建,接受無窮變化的新方向之都。大相逕庭的風格和規模並肩而存,街上層層疊疊的大招牌和閃爍的霓虹燈遮掩住建築物的正面,將幢幢樓房淹沒於感官的展示。每30公尺就有自動販賣機提供各式各樣的東西,從飲料、食物到拋棄式相機和色情廣告,如此接二連三持續的消費轟炸,反應出一個不斷在發展,不斷在花費的都市。
20世紀初有兩件事影響這個都市的成型極大,也解釋了為什麼東京沒有其他一般大都會所有的那種歷史背景。一是舊的江戶式都市景觀於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完全傾毀,現代化都市計劃就在斷垣殘壁中進行。而後,日本建築的結構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以強化混凝土沈重有力的搭建而成,處在主要斷層上的東京,永遠都有大地震隨時降臨的顧慮,使建設公司或是建築師擔心房子和名聲皆毀於一旦。
原因之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密集投下的大批炸彈帶來的破壞。不只建築實體坍塌,民眾心靈也深受巨創。國家主義備受質疑,傳統規矩的束縛頓時削弱。日本有史以來首度經歷挫敗,人民面臨情感上和經濟上的破產。戰後時期採取激進的現代化,完全撇清與過去習俗與美學的牽連。這樣的情境產生了所謂的「上班族」(“salary
man”)現象──一群不要社會文化包袱僅求生活經濟穩定的工作狂。如果過去東京曾經抱持一般的想法,認為都市是一種道德秩序,那觀念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發展的市場,成敗全看其參與者的興致,願意接受新想法和科技,對伴隨成長而來的惡果毫無疑慮、沒有束縛,只看未來,不靠傳統與過去。
政治、經濟和工業中心都集中在大東京都會區。有一部份原因是日本山多,可用土地微乎其微。結果造成人口爆炸,從19世紀末的100萬人居住在好幾十平方公里大的地方,暴增到今天的3000萬居民在腹地10,000平方公里的大都會區。人口激增與1980年代達到頂點的日本經濟急劇成長相互映照,地價狂飆,房地產業者、仲介商、私人企業、銀行和政府一起聯手加速其成長。整個狀況滾雪球般如火如荼持續進行,根據克里斯多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在《泡沫經濟》(The Bubble Economy)的說法,「在1990年初,理論上如果日本把東京大都會賣掉,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或是將皇居沿街叫賣,可以買下整個加拿大。」這對建築影響甚巨。和土地相比,建築物對投資者而言是拋棄式的消耗品或廣告品,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拆毀替換,縱使大樓依然全新,只要符合經濟利益都在所不惜。
1990年代中期,在經濟爆炸餘溫過後,整個都市慢慢冷靜下來,一頭熱猛烈發展的記憶也逐漸褪去。但是那個時期的建築物屹立依然,直接間接的傳達先前的故事、關注點和價值觀。就連空地以及尚未出租或還沒竣工的建築背後都各有故事。東京在過去十年裡轉型蛻變。證據清清楚楚的寫在建築裡,1990年代也無疑的會留下其痕跡。這座城市無窮的生命力隨著後泡沫時期的展開而昭然若揭。
(以上文章摘自建築Look 系列《東京》)
相關連結:建築本事之東京
【 城曦乍現|建築本事|城中故事|巴布城下|閱讀迴廊|城市光影
】
|